GH2135高温合金综合解析
GH2135(GH135)是一种以Fe-Ni-Cr为基体的沉淀硬化型变形高温合金,通过γ'相(Ni₃(Al,Ti))沉淀强化和固溶强化机制,在500–1000℃范围内展现出优异的高温强度与抗蠕变性能。其综合性能超越传统镍基合金GH33,是我国航空航天及能源领域的关键材料之一。以下从核心特性、成分、应用及工艺角度解析:
强化体系:
γ'相(Ni₃(Al,Ti))主导时效强化,铝、钛含量控制相体积分数及稳定性;
钨、钼固溶强化基体,抑制高温变形与有害相析出;
微量硼优化晶界强度,提升抗蠕变能力。
二、核心性能特性
高温力学性能
抗拉强度:≥735MPa(700℃),屈服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,700℃时≥310MPa;
抗蠕变:在700℃以下具备优异抗蠕变性,持久强度稳定;
疲劳性能:低周疲劳抗力突出,适合动态载荷环境。
物理特性
密度8.04g/cm³,线胀系数12.3×10⁻⁶/℃(20–1000℃);
熔点1336–1384℃,热导率随温度升高平缓下降。
抗环境侵蚀
Cr₂O₃氧化膜提供至900℃的抗氧化保护,抗硫蚀及燃气腐蚀;
表面渗铝后可进一步提升抗高温氧化能力
加工与处理要点
热处理制度
固溶处理:1080±10℃保温后空冷,溶解强化相并均匀化组织;
时效处理:830±10℃×8h空冷→700±10℃×16h空冷,析出γ'相实现强化。
成形工艺
热加工:优选温度1038–1232℃,大变形量需控制终锻温度≥900℃;
冷加工:丝材(φ≥0.12mm)采用冷拉拔+时效处理,兼顾强度与塑性。
焊接与表面处理
支持TIG、电子束焊,推荐母材匹配焊丝减少裂纹倾向;
渗铝或涂层(如MCrAlY)提升部件服役寿命。
五、注意事项
晶粒粗化:固溶温度超过1100℃时需严控保温时间,避免力学性能下降;
切削加工:合金硬度高(≈220HB),需采用硬质合金刀具并优化切削参数;
成本控制:相比镍基合金,Fe-Ni基设计降低原材料成本约15–20%。
- 上一篇:金属材料大气腐蚀机理及油气管道防护研究
- 下一篇:GH2901 高温合金技术的用处